新闻浏览

我的阅读教学法

发布日期:2017/4/18 18:49:24 浏览次数: 2290次
  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,我一直从事的是语文教学。小学、初中、职高、中专、大专班语文我都教过,可以说教学实绩一贯名列前茅。目前语文教学主要是三大部分:基础知识、阅读理解及作文,在这三个方面,学生正常失分的是阅读理解和作文,而最感头疼的是阅读理解。

        其实阅读理解并不难,关键是要将方法告诉学生,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。我发现有些老师搞题海战术,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,碰着侥幸的心理,或许能考到这篇文章。请你想一下:天下文章这么多,你能练得尽吗?再者,即使考到课本上的,难道考的是相同的题目吗?一篇文章我们可以设计若干套题目。

        我教阅读理解,感到非常轻松,因为我紧紧抓住五个字来教学:

一、读

        “读”就是“读文”,也就是读文章。做阅读理解,千万不能拿起笔来就做。俗话说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你不要认为这耽误你做题时间。在读文章之前,一定要将文后的题目看一下,要带着问题去读。在你认为疑似答案的地方,用铅笔轻轻的做一下记号(当然,为了卷面的整洁,最后要擦掉)。

二、找

        “找”就是“找本“,这个”本“就是”根本“,也就是答案。可以这么说,从小学到高中的阅读理解,有70%左右的答案在文中是找到的,有些就是原文,你可以一字不漏的抄到题目下边或答题卡上,有些可以稍加整理,将文中的话变成你的话而已。从这一点来看,阅读理解其实一点不难。

三、联

        ”联“也就是”联系“,即联系上下文来做题目。比如说解释词语、成语,说出某句话的含义,如果不联系上下文,你是做不好的。假如要求你解释”百步穿杨“这个成语的意思,如果你没有学过这个成语,你是做不起来的。如果联系上下文,这就很简单了。比如上下文是这样:六班班长是一位神枪手,很远的目标,只要他一抬手都能打中,简直就是百步穿杨!这样一来,这个成语答案就很明显:形容一个人的枪法很准。

四、搜

        ”搜“就是”搜索“,也就是”回忆“。遇到文中找不到的答案,要在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:想想有没有学过,老师有没有讲过,书上有没有看过,电视上有没有碰到过,等等。一定要认真回忆,不能轻易放过。比如叫你给文中”好似“的”似“这个多音字注音,你一下子想起来了:老师说过,这个字有两个读音,一个是平舌音,一个是翘舌音,只有在”似的“这个助词中用翘舌音,其它都用平舌音。这样一来答案不就很清楚了吗?

五、思

        ”思“就是”思考“。脑子给你是用来动脑筋的,如果答案都能找到,这样的考试还有意思吗?有些答案是找不到的,是要求我们思考的。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题目: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?我要告诉你,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有他的目的性,人家不可能是写玩的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通过文中的故事,看看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感情:是想歌颂什么?赞美什么?还是批评什么?鞭挞什么?或者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?通过这样分析,你一定会写出一个比较理想的答案。

        总之,阅读分析,看起来难,其实一点不可怕。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,我们一定要告诉学生正确的答题方法。当然,教无定法,每个老师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。上边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,今天写出来,权当抛砖引玉吧。(高本领)

(作者系盐城永鸣教育中心校长)